• 道不同不相为谋!看完他和李连杰故事,才知道为什么连招呼都不打

    佚名娱乐八卦人气:787时间:2024-06-22 18:50:04

    说起李连杰,配音演员童自荣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。

    因为在他看来,李连杰的艺德实在不咋样。

    许多人都不理解,这两个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人,究竟是怎么结下“仇怨”的?

    这还要从一场宴会说起。

    当时,李连杰已经成为了赫赫有名的“功夫皇帝”。

    他出席圈内的宴会,基本上都是前呼后拥,阵仗、架势摆得十足。

    童自荣对此并没有任何的意见。

    但在当天,很多人簇拥着李连杰从他的身边经过。

    陪在李连杰身边的人,在看他后便介绍道:这是童自荣,上海电影译制厂的。

    当初李连杰在《少林寺》里饰演的觉远和尚,就是他帮忙配音的。

    这是两人在生活中,第一次见面。

    可李连杰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,着实不好。

    童自荣想的是,既然旁人都做介绍,至少也应该简单地打个招呼,握个手吧。

    他已经准备好握手,没想到李连杰竟然只是朝他看了一眼,连点头示意都没有。

    且不说两人合作了同一个角色,就凭他是圈内的老前辈,也不应该如此慢待。

    “我知道你武功很好,拍得也不错,你这个艺德……”

    童自荣觉得,打招呼是应有的礼貌。

    可在许多网友看来,却是他太过小题大做了。

    两人都是各司其职,拿钱办事,不打招呼也无可厚非。

    更何况,如果没有李连杰演的觉远和尚,又怎么会有他的配音呢?

   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童自荣会对李连杰感到失望。

    并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打招呼,还有其他的原因。

    1966年,22岁的童自荣,顺利地从上戏表演系毕业了。

    他的许多同学,都希望赶快进组拍戏,早日成名、成角。

    他却是个“怪人”,甘愿留在了学校。

    他的同学都好奇,他留在学校是为了什么?

    答案其实很简单,就是两个字——梦想。

    童自荣出生于上海,爷爷曾是一名戏曲演员,父亲也爱好文艺。

   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,小小年纪的他也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    而上海,又是国内首部有声电影的播放地,促使了电影配音的诞生。

    在他13岁那年,上海成立了译制厂,引进了许多国外的电影。

    当时的年轻人,除了被国外的电影所吸引,也对电影配音心生向往。

    随着他看的电影越来越多,童自荣对配音也越来越感兴趣,并立下了未来也要成为配音演员的梦想。

    因为上译厂离家并不远,所以只要有时间,他就会在上译厂的附近徘徊。

    既为了更好地靠近配音演员的生活,也是为了等待机会的降临。

    只可惜,上译厂从不公开招生。

    这意味着,他每天出现在上译厂,只是无用功。

    不过,童自荣是个从不言败的人。

    只要认准了目标,就不会半途而废。

    于是,他开始了“曲线救国”的计划。

    18岁那年,童自荣报考了上戏的表演系。

    他认为,系统地学习表演,对将来的配音工作有很大的帮助。

    因此大学4年,他学得很是认真,成绩更是名列前茅。

    那个时候,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毕业后,他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演员。

    殊不知,他的真正梦想其实是配音。

    从上戏毕业之后,上译厂依旧没有公开招聘。

    这让童自荣很是失望。

    恰逢社会突然动荡,无奈之下他只好留在了学校。

    而这一留,便是5年。

    此时,童自荣的年纪已经临近30岁了。

    事业无成,感情上也毫无动静。

    秉承先成家后立业的观念,他的亲友操办起了他的终身大事。

    在熟人的介绍下,他认识了同样喜欢译制电影的杨倩华。

    杨倩华的家境不错,小的时候经常出入梨园,后来译制片风靡,又喜欢上了电影。

    她对文艺很感兴趣,也希望能找个从事艺术的丈夫。

    至于童自荣,早在第一次见面时,就对长相清秀的她心生好感。

    在得知她也喜好艺术时,更是喜不自胜。

    于是情投意合的两人,很快就谈婚论嫁了。

    感情上有突破,童自荣的梦想也随之迎来了重要的机会。

    和杨倩华结婚不久,童自荣便接到了一个好消息。

    那就是他这一届的上戏毕业生,需要重新分配工作。

    只不过,分配的单位依旧是各个话剧团。

    这不是童自荣想要的。

    但他也知道,这对自己来说是个关键的机会,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。

    于是,他主动找到了表演老师李志舆,恳请老师能够帮帮自己。

    他把希望,寄托到了李老师的身上。

    说来也巧,李老师的嫂子正好和上译厂的厂长有老交情。

    在听说童自荣为了当配音演员,留在学校等了好几年,为人仗义的嫂子当即答应了帮忙。

    不过,嫂子的脾气古怪,帮人的方法更是古怪。

    她找到上译厂厂长,直接“威胁”道:这个学生一定要收下,不收下,就天天到厂里吵。

    在她的牵线搭桥下,童自荣拿到了面试的机会。

    最终,他凭借出色的表现,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上译厂的一员。

    但童自荣知道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

    上译厂有诸多优秀的人才,他要从中脱颖而出,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。

    思及此,他不免有些紧张。

    可没多久,这种紧张就被喜悦给代替了——他和杨倩华的大儿子,顺利降生了。

    不过喜悦归喜悦,童自荣并没有因此放松。

    留在学校的那段时间里,他常常被叫去喊口号;喊多了,声带便紧了,音域也窄了。

    再加上,他的普通话也有毛病。

    所以他一直没有松懈学习,努力地提升自己。

    即便坐了5年的“冷板凳”,只能跑跑龙套,他也没有任何的怨言。

    好在,努力最终换来了回报。

    1978年,上译厂给他分配了电影《未来世界》的“哈里”一角。

    深知自己的机会来了,童自荣打起万分的精神,用最饱满的状态给“哈里”配音。

    这部影片上映后,立即引起了热烈的反响。

    童自荣也因此在上译厂彻底站稳了脚跟,接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要角色。

    不过,他依旧没有放松。

    甚至杨倩华第二次生孩子的时候,他都没敢请假陪产。

    至于照顾孩子的事情,他更是无暇顾及。

    他只能把妻子的付出,默默地记在心里。

    而他的不松懈,也让他迎来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
    1979年,上译厂引进了电影《佐罗》。

    考虑到童自荣的嗓音华丽、高贵,比较贴合“佐罗”的人设。

    因此,他被钦点为“佐罗”的配音演员。

    除了佐罗,片中的“假总督”也是由他来配音。

    第一次给两个角色配音,童自荣不免有些紧张。

    但很快,他发现自己上午的声音是低沉的,到了下午音调会稍微拔高。

    为了更好地贴合两个人物的性格。

    上午他会穿上沉重的劳动鞋,让佐罗的声音更显沉稳;

    下午他则会换上拖鞋,更好地展现“假总督”轻浮的一面。

    对角色如此精准的把控,让译制片《佐罗》一经上映,就火爆了全国。

    童自荣的声音,也随着佐罗潇洒的身影,被无数观众所熟知。

    从这之后,他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天南地北的书信,也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“配音王子”。

    而他的配音事业,也攀登了新的高峰。

    在配完《佐罗》后没多久,童自荣又接到了给《少林寺》配音的任务。

    当时,他的嗓子还没有完全恢复。

    但为了不耽误电影的上映,他在稍作休整后,又开始了配音工作。

    众所周知,《少林寺》是一部现象级的作品。

    不仅以几毛钱的票价,斩获了上亿元的票房,还在全国各地掀起了“武术热”。

    不过一部电影的成功,除了主角的出彩,也得益于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。

    作为幕后的配音演员,童自荣自然也有一份功劳。

    可谁能想到,后来和李连杰在宴会上的碰面,却让他的付出成为了“笑话”。

    事实上,他并非想从李连杰的身上得到认可。

    只不过一直以来,他对配音工作都很尊敬,也热爱这份工作。

    李连杰的反应,让他感到自己尊敬的工作,被轻视了。

    更何况,在此之前还有对比。

    1987年,“佐罗”的扮演者阿兰•德龙,在北京举行了自己52岁的生日宴。

    他特地给童自荣,发来了邀请函。

    生日宴当天,童自荣在众人的提议下,上台再次给《佐罗》配音。

    当他表演完,阿兰•德龙直接冲上台,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。

    随后,他不仅感谢童自荣用声音,给佐罗这个角色加分。

    还承诺今后他的角色,都由童自荣来配音。

    都说,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
    国际巨星阿兰•德龙的礼遇,碰上李连杰的漠视。

    这种强烈的对比,自然让童自荣无法接受,更因此对李连杰的艺德产生了怀疑。

    除此之外,也是因为童自荣曾遇到一个中年男粉丝。

    这人不要他的签名,也没有和他合影。

    只说了一句,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他的品德。

    他越来越意识到,观众对演艺人员是有要求的,业务要好,人品也要好。

    如果演艺人员连基本的艺德都没有,演艺之路能走多远?

    又能否给观众带来积极的影响呢?

    尽管童自荣坚持“做艺先做人”的原则,可他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舆论旋涡中。

    2003年,一篇帖子的突然出现,让童自荣陷入了“被排挤”的风波中。

    帖子称,他在上译厂遭到了乔榛、丁建华的排挤。

    6年时间,只给了几个小角色的配音工作。

    此外,还不让他外出参加访谈节目。

    连30平米的房子,都是在上级领导在干预下,才勉强分配给了他。

    童自荣的遭遇,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。

    有记者直接找到了杨倩华,但对于这些事情,她的意思是媒体捕风捉影,添油加醋的结果。

    他们一直觉得住在30平米的房子很温馨,充满了他们家庭的美好回忆。

    她还希望媒体停止报道此事,不要再童自荣即将退休的关头,横生枝节。

    乔榛和丁建华也发布了声明,表示帖子是捏造的,是污蔑和攻击。

    在双方做出回应之后,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。

    不久后,童自荣顺利地退休了。

    但因为远离配音工作,他一度变得萎靡不振。

    后来他发现,妻子杨倩华对老年的生活,依旧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。

    她去读了老年大学,还一次性通过驾驶证的考试。

    她的劲头,把童自荣从伤秋感怀中拉了出来。

    他成立了自己的配音工作室,时常接一些配音工作。

    《围棋少年》中阴柔嘴损的雷凌云,《风云决》里桀骜不驯的傲决,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中邪魅的“混沌”……

    这些角色有中年,也有青年;有正派,也有反派。

    但70多岁的童自荣,配起音来依旧游刃有余,还各具特色。

    甚至,他用“混沌”的声音唱出来的昆曲,至今让观众记忆犹新。

    也让无数人感叹,老爷子是宝刀未老。

    2024年1月,童自荣迎来了八十大寿。

    照片中的他,虽然满头白发,但看起来精神矍铄,状态还很不错。

    这几年,他已经很少接配音的工作了。

    最新的配音,还是去年的《百变马丁怪兽大作战》中的“年庆”。

    在这之后,他只是偶尔地出席一些影视圈的活动,或者是到各大晚会中朗诵。

    2024年5月,童自荣还获得了朗诵方面的奖项。

    步入晚年后,他曾萌生了三个梦想。

    举办朗诵会,让大众的生活多一点色彩;

    给唐诗谱曲,让唐诗传唱校园;

    以及拍一部纪录片,记述中华民族被外敌入侵的苦难历史,让历史成为警钟,让警钟长鸣。

    在童自荣看来,这是他作为文艺工作者,唯一能为国家做的事情。

    而做这些事情,他所求的不过是让自己的良心安稳一些。

    在这三个梦想面前,和李连杰的所谓“恩怨”,或许他早就不在意了。


   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,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[email protected] 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    浙ICP备08102503号

    电影

    剧集

    综艺

    动漫

    专题

    明星